9月25日,伴隨著7架大型客機依次從跑道起飛,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預計2025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7200萬人次。它不僅是北京的新地標,也將成為全球航空體系中的重要一員,被譽為“世界第七大奇跡”。
鳳凰展翅——大興國際機場外觀
對于城市和地區來說,機場空港不單單扮演著“交通樞紐”的角色,它更是當地經濟的“新增長極”。
融合了物流、服務等多個產業形式的空港經濟,輻射范圍巨大,涵蓋旅游、金融、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由此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加之本身獨有的交通優勢,空港當之無愧成為區域經濟的“發動機”。
一個空港,足以讓一座城市和一個地區騰飛,這是不容爭論的事實。比如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2017年旅客吞吐量達1.03億人次,居全球之首;它直接給亞特蘭大都會區帶來了348億美元的經濟收益,是亞特蘭大都會區的經濟支柱和商業引擎。再看法國戴高樂機場,其空港經濟圈所創造的經濟收益,占到了整個法國GDP的30%。
國內的上海虹橋,其空港經濟圈吸引了阿里巴巴、匯豐、殼牌等600多家企業總部進駐,形成了以總部經濟為特色的產業集群,它不僅是上海重要的商務經濟戰略支撐中心,更是長三角區域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圈之一。
新機場加持,大興借勢崛起
在北京,也將有一個地方因為機場而成為城市新的經濟中心,這就是大興。
2014年年底新機場被正式批復至今,有著“首都新國門,科技新高地”定位的大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1、交通領銜下的配套日漸完善
大興國際機場、機場北線高速、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等一系列交通設施的落實,直接將大興的交通提升到了新高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河路(現狀后查路—龐安路)道路工程已列入《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預計今年年底通車,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南部地區道路交通路網,緊密聯系中心城區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沿線區域。
2、區域和產業大力升級
在空港經濟的帶動下,大興未來將建立起以生命健康產業為引領,以航空服務保障和航空樞紐服務為基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為儲備的“1+2+2”臨空產業發展體系,并且通過引進國際一流的人才、不斷匯聚科技產業來帶動臨空經濟區發展,打造“航空大都市”。
3、產業生態環境逐步提升
以新機場為契機,大興開始著手建造無國界、無年齡、四季有景的公園群落,而以新機場高速綠色通道建設工程為代表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綠化建設工作也在今年提上了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時間,大興在經濟產值上也上了一個新臺階。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四大主導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由400.6億元增漲至494.2億元,漲幅超23%。京東、奔馳、可口可樂等500強企業紛紛進駐,尤其是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子商務規模,大興穩居全市第一。
立足新國門
鴻坤·金融谷化身產業新名片
新空港開通不僅使得大興受益,同樣也給區域內的產業園帶來了無限利好。位于大興“新國門”核心區的鴻坤·金融谷,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自鴻坤·金融谷自駕20分鐘即可到達大興國際機場,借此可直達京津冀及國內外眾多城市。在新空港的帶動下,來自國內外的眾多頂尖人才和科創類高端企業將在此匯聚,為鴻坤·金融谷加速成為北京新空港經濟的標桿之作助力!
鴻坤·金融谷,以“產業生態+景觀生態”相結合,重點打造科技金融、文化傳媒、互聯網+等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特色產業聚集區,恰好與新空港著重發展的臨空科創、國際商務等產業不謀而合,聯動銜接。憑借新空港產業利好的輻射帶動,鴻坤·金融谷迎來產業的再升級。
來 源: 鴻坤產業